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国教育资讯网和您一起时刻关注最新教育动态!
主页 > 教育热点 > 正文

上班族元气满满迎接工作 专家教你摆脱“节后综合征”

    燕剪春风,牛耕沃野。昨天是牛年上班第一天,虽说新年新气象,但许多人却犯了“节后综合征”,出现没心情上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心俱疲等症状。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神经内科主任何静提醒市民,对于以上不同症状,这些良策可帮助你“满血复活”,元气满满迎接工作。

    症状一/无心上班还想放假

    春节长假期间,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许多人形成了随心甚至懒散的状态,直到工作第一天,心里还惦记着假期生活,出现焦虑、烦躁、不想上班的心理,虽然人坐在办公桌前,但也是发愣,不知从何做起。

    应对方法:列出工作待做清单

    对于不想上班沉迷假期的这种心理失调,建议把这几天要做的工作列出待做清单,一件一件事按优先等级处理,循序渐进,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

    症状二/头昏脑涨睡眠紊乱

    放假时,多数人的睡眠进入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常常夜里精神抖擞,熬到清晨入睡;另一部分人则趁假期拼命补觉。这两种情形都会出现精神萎靡症状,在上班第一天无法进入状态。

    应对方法:调整生物钟,保证睡眠时间

    尽量恢复原来的生活规律,保证睡眠的规律性;睡前勿让大脑高度兴奋,可聆听有助于睡眠的轻音乐;还可用热水泡脚或泡澡,帮助入睡。

    症状三/消化不良倦怠乏力

    春节人们经常一个饭局接着一个饭局,且饮食以鸡鸭鱼肉等荤食为主,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高脂肪或高热量食物,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应对方法:清淡饮食,让身心“动”起来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以清淡饮食为主。但需注意,清淡饮食不是青菜白粥,是指少油、少盐、含优质蛋白质的饮食。此外,限量饮酒,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在“管住嘴”的同时,还需“迈开腿”,可做一些如慢跑、打球等运动,让自己身心“动”起来。

    何静表示,“节后综合征”是一种过节后的自然现象,不必过度担忧,也无需对自己的状态有过多苛责。但要注意积极调节、主动适应,降低“节后综合征”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若症状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记者李杏通讯员江鸿颖陈舒)


更多资讯请返回首页查阅:(www.jiaoyutimes.com)

编辑:安然

频道推荐

大学应成“一带一路”科教合作先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与科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的地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实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在每一个选项中绽放生命潜能

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经历改编,故事感人。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曾是出色的摔跤手,全国冠军,但没能实现为印度拿到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就退役了。

东大师生重走80年前救亡图存西迁

5月12日至17日,24名东大师生从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现东大大礼堂出发,一路向西抵达重庆,走过了一次踏寻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建设的西迁路。

汉字里的中国:从历史到未来

“《汉字里的中国》从5月4日至5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免费展出,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其实,这场展览规模不算大,但反响挺好,仅5月6日一天,观众就达到1600人次。

形势与政策课如何“魅力十足”

教材很新但学生不爱看,授课很深但学生不爱听,道理很真但学生不相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还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