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国教育资讯网和您一起时刻关注最新教育动态!
主页 > 教育热点 > 正文

部分家长为何有“座位焦虑”?

  记者孟含琪、谢樱

  一直以来,在不少家长心中都有这样的“座位理论”——“前排中间座位是学霸专属”“是学渣还是其他学生,从座位就能清晰分辨”“在班级的座位决定了以后在社会的位置”……

  每逢新学期开学,不少班主任都为重新排座位而烦恼。担心孩子看不清黑板、难以得到老师关注、害怕与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同桌……种种担忧背后,折射出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焦虑。多位老师反映,孩子学习成绩更多取决于个人习惯,期盼家长能趋于理性,不迷信于“黄金座位”,而是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每逢排座必犯愁

  吉林长春一所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孙老师最近比较烦,每逢开学之际,她都要遭遇一次“排座位大考”。孙老师说,按惯例,新学期班级会重新排座位。原本是为了根据同学们的身高变化调整座位,也便于同学们结识更多新朋友。想法很美好,现实却让孙老师苦恼。“找我谈孩子座位的家长太多了。”她说,大家都希望能将孩子安排在理想位置。无奈众口难调。

  湖南长沙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张老师也常遭遇排座难题,特别是新生入学时,由于对孩子个人情况不熟悉,入学当天她会随机安排座位,但每次都会有家长提出异议,“不少家长质问我,排座位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自家孩子坐在靠后的位置?”

  张老师只能耐心向家长解释,然后按照男女搭配、个子高低等情况重新排座,再按顺序左右轮换。但仍有很多家长不满意。“我们家孩子近视,能不能往前挪挪”“我们孩子眼睛散光,在后面看不清”“孩子视力还处于发育阶段,固定的座位对孩子不好”“座位太靠边了,黑板反光,孩子看不清”……

  一直以来,不少学校都上演着“排座江湖”。为了解决矛盾,有的老师选择相对公正的方式,即全班孩子无论个头高低、视力情况如何,都采用前后左右轮换的顺序,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坐前面、坐中间的机会。完全“公平”下,很多家长仍有一肚子委屈:“我的孩子个子矮,往后面一坐,只能看到前面同学的后脑勺。”

  不少小学班主任坦言,为了照顾少数真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每次微调座位都“如临大敌”,因为一旦开了先例,就会有更多家长效仿提要求,排座位已经成为班级矛盾高发点。

  “黄金座位”牵动家长敏感神经

  小小的排座位问题,让老师一肚子苦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的确对孩子的座位十分敏感,在意的原因也五花八门。

  ——孩子个子小、眼睛近视,担心其在后排影响学习。“孩子在班级当不当班干部,我都无所谓,只在乎坐哪里。”长沙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自己孩子个头不高,坐在后面看不清、也听不清,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担心孩子受周边同学影响。长春家长李女士最近感到焦虑、烦躁,因为孩子新换的同桌比较淘气,她很担心自家孩子不能专注上课,经常找老师提出为孩子换座的要求。

  ——担心孩子距离老师太远。在不少家长看来,第二排、第三排中间位置是“黄金座位”,方便和老师交流互动,还能受到老师格外关注。不少家长甚至公认“前排中间座位是学霸专属,后面两排是‘学渣俱乐部’”。大家都希望孩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否则“孩子距离老师有多远,自己的心就有多烦”。

  很多家长说,为了给孩子争取个好座位,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有的积极在家长委员会做事,希望老师在排座位时能顾及自家孩子。有的家长通过送礼等方式,直接拜托老师多关照。长春家长李女士说,春节她送了老师两袋大米,开学和妇女节也分别送了礼物,挑选礼物让她费尽心思,既不能太贵重,也不能太随意,就是为了有底气跟老师谈孩子的座位问题。有的家长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质疑老师不公平,甚至找校长投诉。

  “选学校、选班级,现在连座位都要‘选’,‘座位江湖’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过度焦虑,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紧张。”长沙市实验小学校长王云霞说。多位老师认为,就像挑选兴趣班一样,面对激烈竞争,家长总是担心自家孩子在座位上吃亏了,甚至害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不少老师还提出,家长采用各种方式对排座位进行干预,实际是对孩子教育的过度参与。服从学校、班级的自我管理,也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家长非理性参与管理,不仅对课堂秩序造成影响,不利于班级管理,更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座位没有“玄学” 家长应趋于理性

  受访老师表示,所谓“学霸学渣座位理论”根本不成立,学生的学习更多取决于自我学习习惯、专注力,并不是坐在好的座位就会认真学习。真正会学习的孩子,无论坐在哪一排,都会成绩拔尖。

  长沙一位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师介绍,经过大班额的改革,如今一个班级的人数比以往大大缩减。很多班级是阶梯讲台,黑板悬挂位置科学,老师还佩戴扩音器上课,课堂上看不见、听不见的问题已不复存在。

  受访人士认为,家长与其挖空心思争抢座位,不如脚踏实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一些孩子上课缺乏注意力,喜欢开小差,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与座位并无关系。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老师王吉宏说,家长应该放松过于紧张、焦虑的心态,趋于理性,消除所谓“黄金座位”的认识误区,帮助孩子建立起对各种学习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家长、教师还应当摒弃“特权座位”安排的“灰色通道”,严查“座位腐败”,杜绝“人情座位”“有偿座位”,真正建立起公平、有序的座位秩序。

  王云霞建议,安排座位不仅要注重公平,也要兼顾效率和情理。“比如注重同桌的个性搭配,学习上互助搭配,兴趣爱好相宜搭配,要善于利用孩子间的互帮互助,让同学友谊成为助推学习的力量。”她说。

更多资讯请返回首页查阅:(www.jiaoyutimes.com)

编辑:夏雪

频道推荐

大学应成“一带一路”科教合作先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与科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的地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实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在每一个选项中绽放生命潜能

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经历改编,故事感人。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曾是出色的摔跤手,全国冠军,但没能实现为印度拿到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就退役了。

东大师生重走80年前救亡图存西迁

5月12日至17日,24名东大师生从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现东大大礼堂出发,一路向西抵达重庆,走过了一次踏寻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建设的西迁路。

汉字里的中国:从历史到未来

“《汉字里的中国》从5月4日至5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免费展出,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其实,这场展览规模不算大,但反响挺好,仅5月6日一天,观众就达到1600人次。

形势与政策课如何“魅力十足”

教材很新但学生不爱看,授课很深但学生不爱听,道理很真但学生不相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还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