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国教育资讯网和您一起时刻关注最新教育动态!
主页 > 教育热点 > 正文

竞争的压力下,可懂“后浪”的难

  “现在是后浪的时代。”“前浪”们如是说。然而,尽管嘴上不吝赞誉,中年人却难免对“后浪”带着几分没说出口的质疑。脆弱、浮躁、懒散,这些都是“前浪”打在部分90后与00后身上的标签,每当有青少年步入歧途的新闻发生,都有人会发出“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感叹。

  反过来看,“后浪”对“前浪”似乎同样不满。他们不仅看不上父辈的迟钝,认为他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永远对下一代人的内心世界熟视无睹,同时也认为占据着社会资源的长者,并不真正理解年轻人压力重重的处境。代际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常以或隐秘或公开的方式呈现。

  这样的“战争”,可能发生在家庭的饭桌谈话上,也可能出现在企业的内网论坛里,更激荡在网络平台的公共讨论中。这些“纷争”真的是由两代人的性格差异造成的吗?上一代人真的比年轻一代更勤劳,下一代人真的比老一辈人更敏锐?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代际之间矛盾的根源,其实更多是两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拥有的机会与资源的不同。这也正是社会学研究者对“代沟”形成过程的定义:不同世代的人在关键成长期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给他们的认知带来了差别。而社会资源的分配,正是最重要的变量之一。

  对两代人观念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变迁,无疑是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改变。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阶层流动性大幅提升,更多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当经济的增速达到一定程度,社会结构的改变速度会逐步放缓。社会学家谢宇与周翔在2019年的研究指出: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有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但相比起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有所降低。

  另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经出现人才的断档,这使得一大批年轻有为者走上重要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上一代人的认知——只要一个人有才华、有能力、积极肯干,就能脱颖而出。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社会竞争的压力增加,有时很难实现期待中的“跃升”。不同的社会境遇,造就了两代人在观念上的差别:“前浪”不明白“后浪”为什么不像他们一样追求上进,“后浪”也不明白“前浪”为什么不接受自己的随遇而安。

  对比几十年前,今天的年轻人在物质条件上当然更加丰裕,但这种丰裕并不能减轻他们在同侪竞争中面对的焦虑。总有年长者认为今天的年轻人是“温室里的花朵”,但他们没有看到,年轻一代在资源与机会的竞争中,面对不断增加的压力。这时,用一句轻飘飘的“心灵脆弱”形容年轻人,显然并不公平。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彼此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当然会有差别。年轻人不是不需要前辈的经验和教导,但他们更需要平等的机会、发展的机遇,让他们有信心奔涌向前。(中国青年报 洪岗)

更多资讯请返回首页查阅:(www.jiaoyutimes.com)

编辑:白依依

频道推荐

大学应成“一带一路”科教合作先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与科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的地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实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在每一个选项中绽放生命潜能

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经历改编,故事感人。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曾是出色的摔跤手,全国冠军,但没能实现为印度拿到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就退役了。

东大师生重走80年前救亡图存西迁

5月12日至17日,24名东大师生从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现东大大礼堂出发,一路向西抵达重庆,走过了一次踏寻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建设的西迁路。

汉字里的中国:从历史到未来

“《汉字里的中国》从5月4日至5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免费展出,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其实,这场展览规模不算大,但反响挺好,仅5月6日一天,观众就达到1600人次。

形势与政策课如何“魅力十足”

教材很新但学生不爱看,授课很深但学生不爱听,道理很真但学生不相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还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