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10:04:51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嘉幸 | 查看:633次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大众中普及,短视频以其网络交互功能强、参与度高、时效快等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相关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短视频内容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0%。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每天课余生活的新习惯。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观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短视频能够拓展视野、挖掘兴趣,并为当代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网络平台。与此同时,长时间看短视频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损害,造成视力受损、失眠和成绩下降等问题。同时,由于当前多数短视频平台使用个性化推荐方式,还有可能使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使其视野狭窄、偏执自负。此外,一些网红人物的“新奇”言行,对身处叛逆期的青少年有很大诱惑力,“三观”易被带偏。因此,引导青少年用好短视频至关重要。
一方面,需要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看待媒体的能力和意识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短视频的作用和影响,更好利用短视频为自身健康成长服务。从学校教育看,应大力推荐适宜青少年的课外读物、影像资料等,组织更多课外活动和运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家庭教育看,父母应以身作则,加强亲子沟通,用一起运动、一起读书等健康相处方式,营造有爱有趣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需要强化短视频创作者和平台的责任意识。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监管,督促短视频创作者创作向上、向美、向好的优质短视频内容,注重内容传播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需要做好平台管理,避免平台出现涉及暴力、低俗、软色情、诱导充值打赏等问题。同时,平台还应科学设计、真正用好“青少年模式”,针对青少年兴趣广泛、爱好多样的群体特点,分门别类地生产、推荐更多优质益智内容。
网络媒介环境是许多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短视频不是“洪水猛兽”,但也决不能放任不管。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引导其健康、科学地使用短视频,更好地发挥短视频的正面效应,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应有之举。
更多资讯请返回首页查阅:(www.jiaoyutimes.com)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与科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的地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还是实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经历改编,故事感人。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曾是出色的摔跤手,全国冠军,但没能实现为印度拿到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就退役了。
5月12日至17日,24名东大师生从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现东大大礼堂出发,一路向西抵达重庆,走过了一次踏寻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建设的西迁路。
“《汉字里的中国》从5月4日至5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免费展出,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其实,这场展览规模不算大,但反响挺好,仅5月6日一天,观众就达到1600人次。
教材很新但学生不爱看,授课很深但学生不爱听,道理很真但学生不相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还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