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15:33:01 | 来源:山东经济广播 | 查看:723次
“我今天做的这道菜是“蒜苔炒虾仁,我的这道菜挺鲜美的,做的挺成功,虾仁Q弹鲜嫩。”这是在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的食育坊教室里,三年级的学生们正在进行一场厨艺大比拼。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厨师”,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道热菜。三年级的曹同学看着自己的厨艺作品,非常兴奋。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早在2020年,国家层面就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的明确要求。紧接着,教育部也颁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的纲要,可以说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已经足以看出劳动教育在我们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今年劳动课程标准的发布,让劳动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陈振凤:“今年我们正式有了一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标准,这一个是个重要的举措。把这个作为课程来进行规范,有了一个目标,有了具体的内容,并且还有实施的路径,有了评价的方式。保证了我们学生的劳动素养的培养,劳动价值观的一种培养,也就是说如何去落实我们劳动教育,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抓手。”
什么是“劳动课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是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如今,新学期开学已经一个多月,孩子们的劳动课程如何规划,都学习到了哪些新技能呢?
就在上个周末,济南市经五路小学三年级三班的杨舒涵就和妈妈一起来到坐落于全国文明村小庄村的经五路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经五桃李农场”,进行了一上午的农耕劳动体验。学生家长孔女士:“(农场)有专业的农业讲师,然后会给孩子们讲一些不同的蔬菜的种植,然后施肥,除草,还包括一些农业工具的使用。孩子们还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种植项目的研究,我们班儿种的是大葱,采取的是对比种植的方法。上一周我们种过一次,然后过一周我们还会再去种,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种植,在家里也会种。我们用不同的容器,环境,土壤,在不同的条件下然后进行种植,进行观察研究。通过对比种植的方法,让孩子亲身体验农耕劳动的过程。在劳动体验的过程中,有对比,有思考,有观察。我们以后也会不止一次的去农场,每个周末,都可以去进行这种它的生长过程的对比比较。”
“经五桃李农场”是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在小庄村建设的一个面向经五路小学学生的“专属农场”,家庭农耕课程是“桃李农场”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前,经五路小学已有60个家庭积极参与农耕实践,学生和家长一同亲近自然,寓教于行。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学生发展部副部长张宇:“那我们一个特色的亮点就是我们学校的“经五桃李农场”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我们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我们与全国文明村小庄村共同携手,因地制宜的建设了“经五桃李农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现在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大城市里,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家庭,他们对于土地还是很有感情的,有一些家庭是非常愿意带着孩子感受田间劳作,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劳动教育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当时是面向我们所有的学生家庭进行了一个活动的招募,在今年6月份,正好当时这片地是一片麦子地,麦子成熟的时候正好可以进行一个割麦子的活动。我们就以这次活动为有利的契机,招募了很多喜欢农耕劳作的学生家庭过来参与活动,并且给他们讲述了我们的设想。很多学生家庭对这个自己承包地块儿非常的感兴趣。于是后期,我们就下发了自主招募的报名表,他们属于是自主自愿的来承包其中的一个小地块儿。”
经五路小学为学生发放了包括定制双肩包、特色围裙、劳动课程手册、农场劳动评价单等的“农场大礼包”,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供各种劳动攻略。通过认领农场,孩子们可以在自然中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能更好地接受劳动教育。
不仅在校外,校园内,老师们也精心设计了各类有趣丰富的劳动课程。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劳动教师李乐:“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劳动课?我认为,在劳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老师们要动点小心思,在符合小学生身心年龄去开设一些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劳动课程内容。像这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跟着节气学种植,动手实践24节气的农耕与生活的智慧。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到厨师界的工匠大师来到我们的校园,和孩子们进行制作菜品和非遗技艺的体验,讲解制作工艺,推进美食的启蒙。我们的鲁菜传承技艺现场,让孩子们和大师一起来体验面食制作,烘焙等美食的制作,这些课程内容都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劳动品项目。”
在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劳动课程的设计中,全过程感受农作物生长的过程,真正的走到田间地头。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陈振凤:“因为我们纬二路小学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个特别鲜明的特征,就是学生的事儿交给孩子去办。所以当时在我们第一期的劳动周的时候,包括劳动周的整个课程设计,我们都交给孩子。在我们集团劳动教育基地中,我们也是把学生推到前面,真正的让孩子避免了劳动基地成为孩子们观光的地方,我们真的让孩子在整个感受整个劳动的过程。刚刚过去的长假,我们带着孩子就亲手去刨地,把玉米种下去,这个周末我们着孩子们去感受整个成长的过程,中间的打理我们也定期带孩子过去。真正让学生成为劳动的主体,用劳动这个载体发挥育人的价值,那么在劳动的过程中,让我们孩子真正的走在到田间地头。”
劳动教育的开展,并不只是让学生们吃点苦、出点汗那么简单。它的方式在劳动,重点在教育。劳动教育要做的,是在各种劳动技能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品德,开发创造力的心智,锻炼强健的体魄,发现身边的美好。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家长也看到了孩子们发生的变化。纬二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孙女士:“通过劳动课程,孩子学会了烹饪简单的家常菜,学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互相学习家务劳动带来的欢乐.校内农场和校外红领巾基地的这种体验,也让孩子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一些知识。成为六年级大姐姐,去帮助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孩子们通过各类的体验,劳动,学习到他们人生当中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成为一个懂得分享、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德智体美劳能不能全面发展、整体成长,劳动教育是试金石。希望这门新增的必修课,能让孩子们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味生活,在指尖上打开大千世界,亲手创造色彩斑斓的人生。
记者:付荣
更多资讯请返回首页查阅:(www.jiaoyutimes.com)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中考招生取消体育和艺术类等加分项目,引发社会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专家表示,这项举措将进一步压缩“暗箱操作”空间,更好促进教育公平。
5月29日至5月31日,扬州市初三考生将进入中考志愿填报阶段。如何科学填报志愿,定向指标生必须符合哪些条件?跨区招生计划的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害怕而"就范"。也有的采取冷落的办法,给孩子"冷脸"看。长期这样恐吓、冷落孩子,孩子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恐惧等反应
日本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就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说明做事得先做人,人格的魅力要胜过任何地位和金钱,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做人要大气
教育部和财政部明确要求,各地要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