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5 09:41:27 | 来源: | 查看:688次
1.调节影响幼儿成长的各种因素
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提供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主观因素是指幼儿自身的内部因素。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通过活动而实现幼儿的发展。幼儿的活动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其中交往活动尤为重要,幼儿获取知识经验、增长智慧才能、习得行为习惯、学会运用工具和语言,都是在人际交往(师生、亲子、友伴)中实现的。所以活动能调节幼儿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质量。
2.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在正常的情况下,幼儿的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心理前提。幼儿的心理发展出现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一是认识活动具有形象性。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二是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三是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性。幼儿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型。
3.把握幼儿学习活动的方式及其发展
幼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往往是综合出现并在交往中进行,而且更钟爱游戏活动的形式。幼儿的学习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但往往慑于成人的权威,或在成人规定的许多行为规则面前,或学习主动性多次被打击后,不敢大胆地表示自己的需求与愿望,不敢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二是以兴趣出发的学习性,他们往往为好玩而学习。三是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也就是随意地无须费神地自发进行的。四是经验与体验的显著性,主要是在行为实践和直接参与中进行。
五是语言指导的直观形象性,他们喜欢绘声绘色,事物形象与语言相结合。六是对环境还有极大的依赖性。七是不容忽视的差异性。
更多资讯请返回首页查阅:(www.jiaoyutimes.com)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优质均衡发展,5月15日,田东县教育局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会议。
近日,为了检验创业基础课的教学成果,由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2014级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创业项目路演活动在明德楼报告厅成功举行。以上两个专业及2016级环境设计专业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近日,市教科院组织市县两级教研员,在副院长祝成彦的带领下,到包驻村梁山县拳铺镇李乡村小学进行调研指导,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5月18日,济宁市教育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一督导组在市教育局副局长、组长郝民带领督查组成员分别来到济宁一中、济宁一中分校、济宁育才分校、济宁附小进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督导检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依法保障本区内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